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的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 传媒报道
西楼:小康路上党旗红
作者: 日期:2011-07-19 

在我市,西楼社区是第一个完成旧村改造第一个实现居民零失业第一个股权量化给居民的村居,还成立了第一个免冠行政区划的村级企业集团、第一个村级慈善工作站;

“省级文明和谐社区”、充分就业和谐社区文登市十强村居经济发展先进村居“山东省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各级党委政府授予西楼的荣誉称号不胜枚举。

西楼能有今天,得益于强有力的党建工作。西楼党委书记鞠小平这样告诉记者。

西楼党委目前有党员151人 ,党员按照所从事的行业或居住地,被分配到社区、工业、三产、房产四个党支部和金岭山庄一个党总支。

151名党员就是151面旗帜。他们和社区居民共同创造着西楼幸福的生活。

搞活经济:集体资产突破10亿元

如今,穿行在市区街道,西楼社区的养生苑、富丽华大酒店、喜庆大厦沿街而立,门庭若市。

在西楼电缆有限公司一个车间内,数台崭新的机械正在安装调试。据悉,这是该企业今年投资4000万元新上的橡套电缆项目,该项目以生产船务、矿山用电缆为主,下半年即可投产。

而这些产业项目仅仅是西楼社区村居经济的冰山一角。200910月,经有关部门核准,原西楼工业总公司正式升格为中国西楼集团有限公司。在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鞠小平看来,能否带领社区居民过上幸福的好日子,是检验一个党组织是否有战斗力的重要标准。200111月,上任伊始他就和西楼党委一班人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充分发挥守城优势,大力实施工业强居、商贸旺居、强弱联合”的发展战略。

在这个战略实施中,党员要带头干。可怎么干是个问题,毕竟这些来自农村基层的党员很少接受过系统的管理经营方面的教育。为此,从2003年开始,“基层党员培训班”、“财会学习班”、“厂长经理学习班”……各种培训班每周一个。党员们在“学”中“干”,在“干”中“悟”,在“退二进三”中接受锻炼。在柳林河西侧的荒山上,他们规划建设了第一个村级工业园,电缆厂、包装机械厂等企业全部搬进工业园。如今,园区内仅电缆厂一家,每年就可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

腾出黄金地段发展第三产业,先后建成两家三星级宾馆和一家高档餐饮场所,成为集体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在工业项目发展上,配套经济一大亮点。建筑公司、安装公司为房地产开发配套铝合金厂、防盗门厂为建筑公司和安装公司配套塑料厂为电缆厂配套……如此一来,企业经营成本大大降低,效益实现了最大化。

不到十年时间西楼集团辖属企业数量由原来的5衍生25集体资产2001年的3300万元突破了10亿元大关,增长30缴纳税金增长24

   兼并弱村:新农村建设的“西楼样板”

2006年,鞠小平提出:西楼合并龙山办最西边的金岭屯村!党委为什么要去背这个“大包袱”不仅社区居民不解,就连很多党员也想不明白。因为当时的金岭屯村地处偏僻、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是有名穷村

在培训班上,鞠小平谈了自己的想法,要跳出城区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此外,很多“穷”村子建设新农村,没有资金没有门路,强村如果不参与,他们很难解决这些问题。两村合并,是优势互补合作。党员群众的思想豁然开朗。2006914日,经市政府批准,西楼社区正式兼并金岭屯村,相隔7公里的两家人成了一家人

合并后,西楼社区对金岭屯村进行了拓宽硬化进村路、整修村内河道和水库,进行环境打造,原金岭屯村88户村民搬进了新楼房后非常高兴。他们说,从破草房到新楼房,做梦都没想到。而且他们还可享受水、电、暖等各种补助,还可以和西楼居民一样享受各种福利待遇、政治待遇。

现年26岁的于晓朋是原金岭屯村村民,他曾干过电业职工、推销员。2007年,他进入西楼电缆厂供销科工作。由于经验丰富、肯吃苦,渐渐成为业务骨干。去年,西楼党委批准他的入党申请,使其成为一名预备党员。今年416日,他又被居民选为第十届居委会委员。他说:“是西楼党委给我、给我们村提供了这么好的发展机遇。我一定不辜负党委的培养,牢记为群众谋求幸福诺言,认真履行一名基层党员应尽的义务。”

如今,金岭山庄建起了占地近百亩的蔬菜大棚,成立了蔬菜、果业、养鸡等五个工作队和榨油厂、豆腐坊等经济实体,其产品直接进入西楼集团的酒店,不仅解决了村民增收的问题,同时实现了村居农业与三产业巧妙对接。

2009年以来,西楼社区先后合并了龙山办段家疃、吴家庵两个村。在鞠小平心里,巨幅蓝图已经形成:“以金岭山庄为基点,我们将在未来几年内将周围1015个村纳入其中,使这里崛起一个现代化新农村的新经济板块。”

共建和谐:让群众尽享发展成果

集体经济赚钱了,这钱怎么花?“让社区居民花。我们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居民幸福!”鞠小平说,发展的成果就是要由群众共享,否则,发展就失去了意义和动力。

西楼党委将近几年开发的4万多平方米门市房转化为股权,每年按出租收益进行分红。西楼“股民”毕可明高兴地说,集体经济发展越好,他们的收益就越大。

西楼党委先后对西楼幼儿园进行了高标准扩建,兼并成立了西楼商业幼儿园和西楼宏安幼儿园,解决了社区幼儿教育问题。

在社区,他们兴建了文化活动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配备了各种现代化的灯光音响设备、健身娱乐设施,丰富了社区居民文化生活。

这里的企业职工全部办理养老保险、这里的居民全部办理了医疗保险……

西楼党委纪检委员贺秀平给记者两组对比数据:十年前,人均年收入6000元,如今2万元;十年前,老人们各种福利每年1000元,如今1.8万元。她说,人均收入翻了3倍多,老人福利翻了18倍!

2007113,西楼党委还成立了我市第一个社区慈善工作站——西楼社区慈善工作站。每年3月份被定为爱心捐献月,党员群众踊跃捐献爱心款,党员所在企业认捐3万至5万不等的慈善款。到今年上半年,工作站共募集善款200多万,发放了120万,帮助近百户家庭渡过难关。

受益“群众”,不仅仅是西楼社区居民。汶川地震后,西楼党委立即组织党员居民为灾区捐款鞠小平带头捐款6交纳特殊党费1元,其他党员群众多则数千,少则几百共向灾区捐款203万元2010年玉树地震,他们又捐款73.3万元。

西楼党委,为群众谋福的旗帜愈发鲜明。随着西楼集团的发展壮大,更多的群众将从这里得到惠泽、得到幸福!

 

上一篇:西楼生态园举行落成典礼
下一篇:无
   
Copyright 2009-2019 西楼集团.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分辩率为1024×768像素
鲁ICP备10208479号 鲁公网安备371081020001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