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市西楼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鞠小平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为己任,带领“两委”一班人,励精图治、加快发展,让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2001年11月,鞠小平走马上任龙山街道办事处西楼社区居委会主任。上任伊始,在深入调研、认真分析、科学论证的基础上,鞠小平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充分发挥守城优势,大力实施工业强居、商贸旺居、强弱联合”的发展战略。
鞠小平说,要想让全体居民过上好日子,就必须发挥好守城优势,大力实施工业强居、商贸旺居战略,努力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想方设法为居民谋福利,不断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
按照“控制分配、增加积累、滚动发展、共同富裕”的原则,“两委”一班人坚持把发展工业作为强居富民的重要举措来抓,建立村级工业聚集区、膨胀骨干企业、强化企业管理,不断扩大村居工业的规模实力。在实现工业强居的同时,西楼社区全力做活商贸富民文章,实施“退二进三”战略,利用置换出的黄金地段发展房地产和商贸服务业,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西楼社区投资2.5亿元建设了三处高档酒店和一系列商贸网点房,累计开发商住楼20万平方米,销售收入突破3亿元。
在新农村建设中,鞠小平大胆探索强弱联合、互利共赢的新路子,通过“强弱联合、携手共进、相合相融”的方式,于2006年9月与城郊经济薄弱村金岭屯成功实现了联合,并制定出近、中、远三期发展规划,高标准地进行新农村建设,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目前各项工程正在按计划顺利进行。
西楼金岭山庄居民刘建华告诉记者,他们原来住的小平房,现在全部换成楼房了,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挣钱,现在的生活水平比城里的也不差,村民们都觉得很幸福。
西楼村居经济的发展壮大,为居民共享发展成果提供了财力支撑,促进了居民共同富裕、安居乐业。目前,西楼社区集体资产已达10亿元,户均资产超过百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40多平方米,在全市率先完成了旧村改造。西楼社区企业职工全部办理了养老保险,居民办理了医疗保险,60岁以上老年人每年可以领取到1.3万元的福利待遇。2008年,西楼社区23家企业实现总收入4.5亿元,上交税金1457万元,列全市五十村居排行榜首位。
在集体经济发展的同时,鞠小平不忘社会公益事业。去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后,鞠小平立即组织社区居民和下属企业的2000多名干部职工为灾区捐款;随着抗震救灾工作的不断深入,鞠小平再次向社区居民及各企业干部职工发起每人拿出一个月的工资捐献给灾区人民的号召,并带头捐款50000元,交纳特殊党费10000元,履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义务。
几年来,鞠小平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肯定,先后荣获“威海市劳动模范”、“威海市优秀共产党员”、“威海市第五届十佳文明市民”、“威海市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等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