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龙山街道办事处西楼社区居委会因地制宜,做足守城文章,大力实施“工业强居、商贸旺居”工程,实现了村居经济科学发展、居民生活幸福无忧。
日前,经国家工商总局核准,原文登西楼工业总公司正式升格为中国西楼集团有限公司,标志着西楼社区在全市率先实现村居经济集团化发展。同时,西楼社区居委会还创下文登村居经济实力最强、人均生活水平最高、居民生活保障最全,第一个完成旧村改造,第一个实现居民“零失业”,第一个股权量化给居民等多个“之最”和“第一”。
“文登市十强村居”、“二十强企业”、“经济发展先进村居”,面对着一个个荣誉和骄人业绩,“西楼速度”让熟知西楼历史的人们感到惊叹。 2001年底,新一届居委会领导班子上任后,提出“西楼提速,效益翻番,三年工作一年干”的口号,从凝聚人心抓起,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掀起新一轮发展热潮。
2002年,西楼社区投资7400多万元在柳林河西侧的荒山上规划建设第一个村级工业园,将企业全部搬进这里,腾出黄金地段发展第三产业。旧村改造和房地产开发是西楼社区积聚财力、加快发展的“敲门砖”。几年来,他们共改造和开发商住楼40万平方米,销售收入突破4亿元。投资1.4亿元建设的两家三星级宾馆和一家高档餐饮场所,成为集体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自己能干的不找别人,自己能“挣”的不让给别人,“配套经济”是西楼社区快速发展的一大亮点。建筑公司、安装公司为房地产开发配套,铝合金厂、防盗门厂为建筑公司和安装公司配套,塑料厂为电缆厂配套,这样一来,企业经营成本大大降低,实现了效益最大化。他们还打破企业界限,全面推行经济统一管理、干部统一使用、劳力统一调配、福利统一发放、村建统一规划的“五统一”规范化管理模式,使整体工作形成一盘棋,骨干企业膨胀发展,新上项目势头强劲。目前,西楼集团企业由原来的5家发展到现在的25家。从2001年到2008年的9年间,西楼集体资产由3300万元猛增到10亿多元,增长30倍;缴纳税金由60万元增加到1457万元,增长24倍。
集体经济壮大,居民自然受益,西楼社区有这样4万多平方米的门市房,它们只租不卖,把所有的产权转化为股权,量化分给全部居民。西楼社区居委会居民说,他们每个人分到22股,也就是22个平方米。从明年开始,把每年的租金进行分红,每人每年能分到1万元左右,而且这个股权还能世代相传。
让村民变居民,让居民变股民,西楼社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从安排好就业、解决好养老、关心好儿童等方面入手,全面建设和谐社区、幸福社区,让居民共享发展成果。
西楼社区党委书记鞠小平说,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居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让群众过上舒心富足的生活,如果居民生活得不到有效改善,没有过上好日子,那么发展就是一句空话。
如今,西楼社区就业居民1030人,实现“零失业”,企业职工全部办理养老养老保险,居民用水、电、暖享受补助,医疗保险覆盖面达到100%,幼儿入园减半收费,60岁以上老年人每年领取13000多元的福利待遇,居民过上了幸福无忧的生活。